
目錄
不法當鋪業者在放款時,可能會以「確保借款人還錢」為由,要求客戶留下個人身分證或健保卡等證件。
但根據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與《當舖業法》第16條規定,不可以收當政府核發的證照及私人身分證明文件,當鋪無權要求或強制留存借款人證件正本。
這種做法,不具有任何法律擔保效力,反而違法侵犯個資,引發後續風險。
一旦把個人證件交給不當業者保管,等於把「身分」交給別人運用,可能衍生以下問題:
不法業者將借款人證件,用來辦信用卡或冒名貸款,再將信用卡刷滿、預借現金,或者將貸款款項提領一空,導致當舖借款人無端背債。
有心人士可能利用證件資料,向小額日日會、高利貸、地下錢莊申請借款,留下相關資料,讓當舖借款人莫名背上沉重債務。
證件被不法業者用於線上開戶,被當做人頭戶洗錢,提領詐騙所得款項,未來帳戶遭凍結、和進入訴訟程,除了借款人帳戶匯被註記為警示戶,還將必須花很長時間才能證明清白。
如果辦理的電信號碼,被不法集團用來傳送詐騙簡訊或電話,涉及刑案,檢警可能會依門號登記資訊追查到被冒用者,需配合說明、證明非本人所為,否則可能被列為被告或嫌疑人,甚至遭法院傳喚。
若因證件遭濫用,導致刑事紀錄或聯徵異常,無法正常使用銀行帳戶,未來無論是申貸或找工作,都可能受到影響。
張先生為解決短期資金需求,用金戒指隨機向當鋪借款5萬元。業者要求他押證件才願意放款,聲稱是確保會還款的必須流程。
他之前沒有當舖借款經驗,不清楚該確認業者必須具備哪些合法證明文件,也以為押證件是一般流程,因此不疑有他,抵押證件後取款離開。
幾週後,張先生接到警方通知,才驚覺個資被盜用,當鋪將他的身分證提供給詐騙集團,申請手機門號及開設銀行帳戶,用於發送詐騙簡訊,以及收取詐騙所得款項。
張先生後續要面對的,除了個人的帳戶被凍結,影響工作收入匯入之外,還必須在官司中盡可能證明自己的清白,只是司法程序曠日廢時,讓他感到非常茫然,只能過一天算一天。
拒絕交出證件正本,立刻停止借款。
可向當鋪所在地警察局或地方主管機關,檢舉不法行為。
如果懷疑證件被濫用,應儘速申請「身分證掛失」,預防損害擴大。
合法的融資企業在辦理貸款時,僅會查驗證件影本,並依規定進行申貸身分確認,不會要求「收走」或「保管」你的證件。
從接洽到核貸,全程透明,流程有紀錄、有法源依據,保護雙方權益。